|
电焊技术-电焊培训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,电焊技术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。目前,我国有许多企业都采用这项技术来进行焊接工作。 1:电焊技术的历史 电焊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,当时人们开始使用一种叫作“锡焊”的焊接方式来制作铁器。当时的锡工艺是将金属丝浸入熔化的锡中,然后再通过弯曲、扭曲等操作使其达到所需强度和形状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一技术,并逐渐意识到它对生产过程、产品质量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巨大作用。现在,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铝制造国之一,而电焊技术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无论是从产量还是质量来看, 我国都位于全球领先地位。 2:电焊原理 电焊技术是一种将电流通过导线传输到工件表面的焊接工艺。它使用电阻热效应加热金属材料,使其在高温下迅速熔化、蒸发并形成一层保护膜。这种方式通常用于防止金属腐蚀和结构损坏。尽管这项技术已存在了几个世纪之久.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对人体健康要求的日益提高, 它仍然在不断发展。目前已经有许多先进的工业生产设备来帮助实现这一目标。例如,采用高频感应加热的隧道式电弧炉,可以通过瞬间释放出巨大热量来加热钢材;此外,一些新研制的机器还能同时产生较小的热量而不影响焊接质量,这些机器被称为“万能焊机”或“绿色焊机”。 3: 焊接工艺参数选择 焊接工艺参数选择是指在进行电焊加工时,需要根据不同的要求来选择适当的设备和工艺。常见的电焊工艺参数包括:电流、电压、频率、功率、温度等。这些工艺参数对于确保产品质量至关重要。通常情况下,企业会通过试验来确定最合适的工艺参数。一般来说,常用的工艺参数有:1.电流: 是影响电焊质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,由于热效应大、腐蚀性强,因此对热源的控制尤为重要;2.电压: 施加电压的大小决定了电流的峰值或平均值的高低,过大或者过小都将导致工件变形甚至报废;3.频率: 同样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,如工件尺寸、材料特性、使用环境等,如果使用不当也可能造成不良后果;4.功率: 功率一般不会超过额定功率,否则会增加成本。 4. 常用标准和规范 电焊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焊接工艺,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、汽车制造和建筑等领域。目前常用的标准有GB/T 18461-2015《民用飞机铝合金构件制造方法》;ISO10024:2008《汽车制造材料中使用的高强度钢—热镀锌钢板及其试验方法》;ASMEI C 7301:2010《紧固件连接螺栓的强度检验方法第1部分:常规性能试验要求》;UL825:25272-2013《电子组件或半导体组件贴片前应进行可重复性试验》;BVQ5443.1-9323.2-2016《失效分析与失效预测指南制定规则采选章15a.3.1》 总之,电焊技术是一种高效、环保的新工艺,其推广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 |